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VLSM和CIDR
阅读量:584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18

本文共 67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最初发展形成的有类寻址方式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了 256 个网络的限制问题。而十年之后,IP 地址空间再度面临快速耗尽的危险,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。为此,IETFInternet 工程工作小组)引入了 CIDR(无类域间路由)技术,使用 VLSM(可变长子网掩码)来节省地址空间。

通过使用 CIDR VLSMISP 可以将一个有类网络划分为不同的部分,从而分配给不同的客户使用。随着 ISP 开始采用不连续编址方式,无类路由协议也随之产生。比较而言:有类路由协议总是在有类网络边界处总结,且其路由更新中不包含子网掩码信息。无类路由协议则在路由更新中包含 子网掩码信息,并且不需要执行子网总结。

如果不是先后采用了诸多新技术,如 1993 年的 VLSM CIDR (RFC 1519)1994 年的 NAT(名称地址转换)(RFC 1631) 以及 1996 年的“私有地址”(RFC 1918)IPv4 32 位地址空间现在可能已经耗尽。

有类IP寻址:

1981 年发布的最初的 IPv4 (RFC 791) 规范中,制订者建立了类的概念,为大、中、小三种规模的组织提供三种不同规模的网络。使用特定格式的高位将地址分类为 ABC 三类。高位是指 32 位地址中靠近左边的位。A类里保留:127.0.0.0127.255.255.255用于循环测试,0.0.0.0用于表示所有地址

201208011039051368.jpg

201208011039056418.jpg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ipv6net/archive/2012/08/01/2617892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App_Offline.htm 功能
查看>>
java之旅
查看>>
解决linux虚拟机不能上网的问题
查看>>
恢复Reflector反编译后资源文件的办法
查看>>
HandlerExceptionResolver异常解析器家族揭秘
查看>>
Red Hat Linux4.0下主DNS服务器的搭建
查看>>
https/443安装
查看>>
Web服务器压力测试工具http_load、webbench、ab、Siege使用教程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RHEL6.3 源码安装Puppet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mybatis 和 hibernate 区别?
查看>>
初级文件系统管理之一
查看>>
Mac软件下载备忘
查看>>
java 泛型初探
查看>>
Golang安装包go get使用代理
查看>>
ceph-objectstore-tool工具使用示例
查看>>
在Linux中执行.sh脚本,异常/bin/sh^M: bad interpreter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
查看>>
一个GUI对话框界面
查看>>
Linux中sort 排序
查看>>